您当前位置:首页>案例中心> 气象监测 >全域感知雷电预警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

全域感知雷电预警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

  发布时间: 2025-09-13      浏览量:23

一、方案背景与目标

   雷电灾害作为高频自然灾害,常导致人员伤亡、设备损毁及生产中断——如景区突发雷击造成游客受伤、电力变电站遭雷击引发大面积停电、油库因云-地闪诱发爆炸等。传统雷电预警手段或仅侧重早期信号捕捉、或局限于特定区域定位,存在“预警不及时、定位不精准、场景适配性差”等问题。本方案整合场磨式电场仪与单站式闪电定位仪核心技术,构建“前端全域感知+中端数据传输+后端智能管控”一体化系统,实现“雷电早期预警-精准定位-分级告警-应急响应”全流程覆盖,为多场景提供低成本、高可靠的雷电安全防护方案。

微信图片_20250812193125_320_137.jpg 

二、方案核心架构

(一)前端:双设备协同,实现“早期预警+精准定位”

1. 场磨式电场仪:雷电早期预警核心  

  聚焦“雷电发生前的大气电场异常”,提前捕捉风险信号。设备采用高精度探头(量程±50KV/m,灵敏度不低于±50V/m,测量误差≤5%),探测范围覆盖0-20km,每60秒输出1次瞬时大气电场值,可精准识别电场正异常(大概率伴随雷电)与负异常(潜在灾害前兆,尚待科学验证)。当电场值达到±9KV/m时,系统自动触发最高级预警,为人员疏散、设备关停预留充足时间。  

  设备适配太阳能+DC12V双供电(功耗<1W),可在景区、森林、体育场等无市电场景稳定运行,同时支持单独采购探头接入用户现有平台,降低改造成本。

2. 单站式闪电定位仪:云-地闪精准定位核心  

  针对“造成80%以上灾害的云-地闪”,实现精准监测与定位。设备采用“垂直向电天线+十字向磁天线(磁向法MDF)”技术,覆盖半径达45km(具体受闪电强度、地理环境影响),可区分正负云-地闪(据研究,90%的闪电灾害由10%的正云-地闪引发,正闪可触发最高级预警),输出“本地经纬度+闪电经纬度+闪电计数”等关键数据,避免多站式定位仪“成本高、易失灵、布站难”的弊端,尤其适配油库、机场、海岛雷达站等高危场景。

(二)中端:稳定传输,保障数据实时互通

系统采用4G DTU数传模块,支持标准RS485-Modbus协议,可将前端电场仪、定位仪的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后端平台。无论在偏远山区(如森林防火区)还是高电磁干扰环境(如变电站),均能保障数据无延迟、无丢失,同时兼容用户现有数据传输网络,无需额外搭建专线。

(三)后端:智能平台,实现“分级告警+便捷管理”

   后端采用中科雷测一体化管控平台,核心功能包括:  

          1. 多渠道告警推送:支持向指定手机号发送报警短信、微信公众号实时推送预警信息,同时定期将数据发送至指定邮箱,方便值班人员备案与报表生成;  

          2. 预警值自定义:用户可根据场景需求调整预警阈值(如景区侧重“早期疏散”,可降低预警触发值;油库侧重“精准防护”,可聚焦正云-地闪预警);  

            3. 历史数据追溯:存储历史电场值、闪电定位记录,支持数据导出与趋势分析,为后续防雷方案优化提供依据。

ca1afc2256c3da8ab10da121777816b2.jpg

三、方案场景适配

   本方案可根据不同场景需求灵活调整配置,核心适配领域如下:  

          1. 户外公共场景(景区、体育场、公园):部署场磨式电场仪,提前15-30分钟预警雷电,联动广播系统疏散人群,避免人员伤亡;  

          2. 能源与工业场景(电力变电站、通信基站、油库):组合部署电场仪与定位仪——电场仪提前预警,定位仪精准锁定云-地闪位置,指导运维人员关停关键设备、检查接地系统,防范停电或爆炸事故;  

          3. 林业与航空场景(森林、机场):森林区域用定位仪监测云-地闪,降低雷击火灾风险;机场用定位仪覆盖跑道及周边45km范围,为航班起飞降落提供雷电安全参考;  

           4. 科研与教学场景:单独提供电场仪探头或定位仪核心模块,支持高校、科研机构开展大气电学研究与教学实验。

大气电场仪.jpg

四、方案优势与定制化服务

         1. 全域覆盖,无盲区:电场仪(20km早期预警)+定位仪(45km精准定位)协同,覆盖“近程-中程”全范围,避免单一设备的监测局限;  

         2. 低耗易运维:设备功耗均<1W,太阳能供电适配无市电场景,后期运维仅需定期检查探头与数传模块,成本低、难度小;  

         3. 灵活适配:支持“全套餐采购(硬件+平台)”或“单独采购探头”(适配用户现有平台),满足不同预算与技术需求;  

        4. 定制化拓展:可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特殊功能,如探空大气电场测量、多站点数据联动分析等,进一步提升方案适配性。

cf894d2162ec5154be46b066c2785505.jpg五、方案价值

本方案通过“早期预警+精准定位+智能管控”的一体化设计,解决了传统雷电防护“被动应对”的痛点,可帮助用户:降低雷电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率90%以上、减少设备维修成本60%、避免因灾害造成的生产中断损失。无论是户外公共场景、高危工业场景还是科研教学场景,均能以高性价比实现雷电安全防护,为安全生产与人员安全保驾护航。


上一篇:水雨情智能监测系统,防汛防灾安全防线解决方案

下一篇:山区洪灾预警解决方案